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沈阳市信息中心:纾困便企优环境 信用赋能注活力

日期:2022-11-14 15:34    来源:本站

长期以来,沈阳市信息中心(市信用中心)努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信”赋能争做滋养一流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向法制化、国际化迈进。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市经济带来的冲击,市信息中心(市信用中心)牢记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纾困便企优环境”一条主线,充分发挥信用发展“稳”的职能,不断提升服务发展“促”的能力,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用心用情帮扶,不断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开启“信用+政务”便企模式,深化信用赋能,精准滴灌企业;持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信易贷)建设,为企业恢复造血能力;在全国首创招投标保证金“信用保函”制度,为企业减负注入新活力。

1.开通企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缩短市级办结时限,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市信息中心(市信用中心)本着纾困便企服务宗旨,为失信主体开通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绿色通道,提供从信用修复网上递件,到市级、省级、国家级审批一站式便捷服务,特别是今年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仍坚持信用修复业务不中断、不延迟,通过网络、电话等不见面审批方式及时为企业提供受理、咨询、解难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受理信用修复申请1830件,其中已完成修复1108件,指导退回修改722件。市信息中心(市信用中心)持续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细研政策,优化信用修复方案,开展“企业异议申诉”、“企业信用修复”等营商环境大讲堂活动,为企业讲解信用政策;缩短信用修复审批时限,将规定的市级3日内审核变为即时办结, 曾多次帮助有申领国家补贴、招投标需求企业畅通信用修复审批渠道,加强与省级部门的高效联动,对企业提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前置规范审核,提升报国家信用中心一次性通过率,真正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创新打造“信用+政务”便企模式,建立信用信息查询机制,实现对企业精准滴灌。随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信用信息查询已成为行政审批、招投标、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的必要环节,“信用+政务”全新模式在惠民便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市信息中心(市信用中心)已完成对市商业局、工信局、人社局企业稳岗补贴、政府采购供应商、“四上”企业信用核查共11批,涉及50939家企业,协助指导企业按国家标准流程进行信用修复,实现了政府扶持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协助市人社局开展“稳岗返还”企业信用核查,对严重失信的责任主体不予发放稳岗补贴,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稳定。

3.迭代升级“信易贷”平台,“小平台”发挥“大效益”,助力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信用价值应用,我市积极探索,整合信用资源,深挖信用价值,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信易贷)建设,鼓励银行积极提供多种信贷支持模式,扩大授信范围,增加授信额度,减少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效,有利于畅通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已注册总分行级金融机构41家,提供金融产品385个,注册企业101164家;累计成功对接企业满足贷款需求36296笔,总计金额336.21亿元;货币信贷再贷款16.37亿元,再贴现180.46亿元。

4.全国首创“信用保函”制度,企业免缴招投标保证金,为减负注入“新活力”。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在行业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市积极探索,在全国首创招投标保证金“信用保函”制度,企业以自身信用作为担保,无需缴纳投标保证金和投标电子保函费用,由政府以购买服务模式出资并出具保函,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为企业减负注入“新活力”,同时还可倒逼企业重视自身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新增“信用保函”清单制企业21家,累计共有29家企业纳入“信用保函”试点,累计出函96单,为企业节省保费13万元,释放流动资金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