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1-02-20 09:28    来源:本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扎实做好“六稳[1]”工作,全面落实“六保[2]”任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一年,我们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手强力推进补齐短板弱项,以攻坚克难的勇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泰盈、东谟等一批地块征拆问题基本化解,北沙河水质全年稳定达标,林盛地区散煤堆放污染彻底根治,金融租赁等不良债务全面化解;一手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始终站在全局高度谋划发展和定位,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主导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前景日渐清晰,市场化推进东北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三大主导产业全部落实承载主体,迎春街改造全线竣工,迈出城市品质提升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力同心抗击疫情

总体防控高效有力。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进入,坚持“四防、五早、六快”,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9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24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3000余名医务人员、公安干警逆行冲锋,4000余名社区(村)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坚守,社会各界真情相助,通过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捐款捐物330余万元,47万苏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同铸就了命运与共、联防联控的钢铁长城。特别是疫情伊始,仅用3天解决浩宁公司手续办理难题,保障了紧缺防护物资生产供应,受到省委高度肯定。

抵御风险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措施,建立全闭环防控体系,确保潜在风险源全链条可控受控。勇于担当,直面三次疫情冲击,排查、溯源、转运、隔离、检测、管控各项措施协同紧密、配合有力,未发生区内扩散,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北京输入疫情。打好打赢域外、境外输入疫情阻击战,持续巩固了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常态防控措施得力。积极谋划主动防控措施,在全市率先制定社区(村)精准防控工作方案、率先开展外环境核酸检测。建成3所核酸检测实验室,日均检测能力2880人份。强化部门联动、包校督导,配齐防疫物资,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有序复课,5096名学生顺利完成中高考。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提供各类贷款2.54亿元,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向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抓复工、抓复产,稳定供应链、产业链,预计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市保持同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3亿元,实际到位内资96.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98元,实现恢复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20%,增速始终位居全市前列,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防范化解风险成效明显。抢抓政策窗口期,置换金融租赁等不良债务24.81亿元,降低高额利率、延长还款期限,减少当期财政支出8亿元,大幅缓解财政压力,有效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安排新增财力和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3.57亿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争取市级以上专项资金12.34亿元,抗疫特别国债3000万元,压减一般性支出4785万元,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缺口3.04亿元,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创新重点项目“一表三图[3]”调度考核体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亮灯考核,申通物流、航宇星等10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桃李面包东北总部基地、艺创阀门等35个项目主体完工;达利食品、苏宁易购等23个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传统招商与“云签约”模式相结合,签约亚威智能电网、固耐重工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3个,总投资约832亿元,为主导产业注入新活力。

(三)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工业发展壮大。食品轻工业加快发展,编制《食品轻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红塔烟厂产值同比增长4.5%,雪花啤酒完成技术改造,王老吉·白云山矿泉水试生产。签约中庆集团,以产城融合模式开发建设东北食品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南顺面粉、持酒酒业等项目达成入驻意向。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编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奥钢联产值同比增长9.6%,钢宝利、信兴汽车等晋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瞪羚企业[5]2家。

服务业提质升级。文化旅游向好发展,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改善沈阳铁路陈列馆、马耳山等景区周边环境,成立景区战略联盟,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恒大文旅城加快建设,融创文旅项目正式签约,格物小镇、米乐世界等达成合作意向,全域旅游迎来开发热潮。开展直播带货节,“云推荐”苏家屯美食美景。商贸物流品质提升,苏宁易购商场、家乐福超市正式运营,区域消费提档升级,巴夫洛、普洛斯等物流区域总部签约落地,交通枢纽作用全面释放。房地产健康发展,华润、中粮等高品质楼盘相继开盘,中海首次入驻苏区,“苏家屯板块”价值进一步提升。

农业优化增效。编制苏家屯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等10项惠农惠企政策,发放惠农资金1.45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3万亩,粮食总产量33.8万吨。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400亩,新建村级供销社12家,打造市级农村电商村9家。新增4家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实现产值60.3亿元。来胜堡村获批国家“一村一品[6]”示范村。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典型地区,是沈阳唯一获此殊荣区县,刘宁省长批示在全省学习推广。

(四)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18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平台,依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全程网办率超过67%。设立“四大专区[7]”集中受理,整体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为102个重点项目、86家规上、57家限上企业配备项目管家,办理企业诉求63件。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8305万元,解决招商承诺不兑现问题10个。攻坚完成东谟沈南污水处理厂三期和停滞15年的泰盈地块征收工作,依法处置停滞7年的佟沟基础设施净地不净问题,破解了多年未解难题。

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面落实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争取补贴奖励1650万元,区财政直补资金910万元。坚决贯彻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5.06亿元,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873户,同比增长17.56%,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四上”企业[8]39户,18户企业实现“小升规”、150户完成“个转企”。

开发区改革纵深推进。深化雪松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去行政化”,全面实行“小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组织机构体系有效优化。成立招商集团,市场化招商迈出坚定步伐,探索推进“基金+招商”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推动园区项目落地。开发区经济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完成规上企业总产值175亿元,占全区比重75%;实际到位内资87亿元,增长57%,综合实力位居省级开发区前列。

(五)城乡品质逐步改善

城乡功能日益完善。交通体系外联内畅,中央大街全线贯通、云龙湖接线路工程竣工,迎春街、华山松路等6条主次街路完成改造。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实施金柳路、丁香街等城区积水点改造,完成青年路、牡丹街等泵站提升工程,推进“七千七”等3处平房区基础设施改造,新建“七家公园”、荷花街绿地和9个社区公园,新增绿化面积84.5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改造11个老旧小区,5栋住宅楼增设电梯,完成6.5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维修改造农村公路81公里,实施村内道路硬化31公里、改造农村户厕7196个,完成杨城寨特色小镇建设,蛇山、康家山等10个美丽示范村通过省市验收。

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强化顶层设计,完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系更加高效顺畅。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治理,城乡扫保一体化扩面延伸,15个社区环保屋投入使用,封闭管理79个老旧小区,整治210处城乡接合部卫生死角,有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规范交通秩序,施划道路标线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隔离护栏8500米。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投入1.07亿元,围绕清洁沈阳、老旧小区改造等十大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谋共建,顺利通过复检。

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开展北沙河综合整治,克服外来污水冲击,解决北乱、杨千户等50个污水溢流问题,启动红菱、姚千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建设,东羊角断面稳定达标,基本实现“有水皆清”。开展河湖“清四乱[9]”专项整治,拆除9.6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浑河水域岸线管理更加规范。扎实开展蓝天行动,投入2187万元市场化推进秸秆离田,治理“散乱污”企业[10]67家,散煤替代2866户,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实施净土工程,完成原沈加厂污染地块修复治理。18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彻底销号。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不断夯实。积极促进稳岗就业,发放一般性稳岗补贴2368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1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671万元。完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发放优抚金1199万元,补缴社会保险2608万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11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11]工程,完成4户僵尸企业处置。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安排千万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提升教育品质,三十中学引进专家型名校长,金桔路学校与沈阳七中合作办学。维修改造林盛学校等15所学校,陈相学校获誉国家级乡村温馨校园。完成小区配建幼儿园治理,新增公办学位630个。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完成疾控中心、卫生健康监督中心独立设置。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心医院成为全市DRGs[12]试点单位,中医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公共文化供给不断增强,新晋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10个村级文化广场。举办第五届全民体育健身大会,第六届社区趣味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

治理能力全面增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整改安全隐患745项,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更加注重校园食品安全,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3]”覆盖率100%。开展信访减存控增攻坚行动,化解香醇波尔多供水、新兴绿色家园供暖等重点信访案件146件。推进“评理说事点”建设,调解矛盾纠纷1044件。解决超期回迁安置2632户、解遗办证2111户,有效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整改行动,73项指标明显改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办8起涉黑涉恶案件,没收违法所得9000余万元。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圆满完成五中全会、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安保维稳任务。

(七)履职能力不断提高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完善区政府党组议事规则,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高效推进国家统计督察、省委巡视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法治建设有力推进。扎实推进省级法治政府综合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重点案件出庭应诉率100%。制定区政府工作规则,修订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修订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实施办法。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11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

作风建设持续巩固。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快推进“两个体系[14]”建设,开展公有房产专项整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强化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问责,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明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反弹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加强。国家安全、保密、审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防震减灾、档案修志、残疾人、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高效推进。姜成、高国栋被评为全国劳模。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克服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户、瞪羚企业4户。经济结构转型释放潜力,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6.5:59.9:33.6优化为2020年的7:49:44。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4.62亿元,年均增长9.9%,税收收入累计完成97.2亿元,年均增长10.7%,连续三年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市前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协调发展。发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三区”叠加优势,逐步打破空间壁垒,初步形成“东中西”三大组团竞相发展新格局,区域发展更加协同;聚焦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1,城乡发展更趋均衡。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大禹杯”,获批国家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及“平安农机”示范区,马耳山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大气优良天数较2015年提升107.6%,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累计削减量分别为242吨、683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十三五”减排工作目标。投入4.3亿元实施北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水质稳定达标,完成浑南总干、八一总干等9条水体整治,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造林面积1.25万亩。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493个,拆除各类违建120万平方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开放发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圆满收官,市场化建设产业新城等可复制、可推广先进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肯定。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加快推进,苏辽合作、京沈合作、对口帮扶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5个,进出口总额62.1亿元。营商环境显著改善,累计减税降费10.78亿元,偿还拖欠企业账款7.1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62.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共享发展。城市面貌与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取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5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3.3%和43.7%。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获批国家级医养结合及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被评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以及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驻区各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特别要向为抗疫斗争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苏家屯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尚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对全市的经济贡献率不高,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全市排名还处于中下游水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建设用地已经成为项目落地的主要障碍;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够,食品轻工业缺乏全产业链条整合,汽车零部件产业缺少龙头项目牵引,集群发展态势尚有差距;城市面貌改善步伐缓慢,传统政府投资改善城市面貌的成效不明显,城市管理比较粗放,农村人居环境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整治;改善民生力度不够,一些民生领域短板仍然没有完全补齐;个别干部争先意识不强,对新发展阶段出现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担当精神。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发扬斗争精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面临国际严峻复杂的变化形势和国内加快构建的新发展格局,苏家屯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从国内环境看,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和辽宁振兴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辽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沈阳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为苏家屯区“十四五”发展带来机遇。从区域发展看,“十四五”时期沈阳城市空间重点向南向西拓展,苏家屯区位于沈阳经济区、辽中南城市群几何中心,地处沈阳向南发展的主轴线,与和平、铁西、浑南互联互通,全面融入沈阳主城发展。同时,随着沈阳“一枢纽、四中心[15]”发展定位的确立,苏家屯区已成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战场,正在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及市委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建设,打造沈阳南部重要增长极,开创苏家屯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到2025年,建设高品质新城区取得显著成效,奋力实现争先进位,成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功能承载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将成为区政府未来五年的施政依据,我们将以饱满的精神、充足的干劲、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我们坚信,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十四五”规划目标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融入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事关长远、至关重要。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壮大经济实力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主动融入沈阳都市圈,谋划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东部整合优质生态资源,以佟沟区域为中心沿沈本产业大道、旅游产业大道向南向西延伸,加快集聚乡村民宿、康养休闲、农事采摘、体育旅游等业态,打造休闲消费目的地。中部依托自贸区、沈阳港、机场二跑道和四环经济带,以沙河区域为中心,沿沈营路向北与主城互联互通,向南与沈阳南部城市群相呼应,重点发展食品、会展、商贸、物流产业,打造临空产业集聚区。西部与华夏幸福深入合作,以沈水区域为中心沿中央大街、四环路向南向西延伸,以PPP模式[16]打造集产业、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做强三大主导产业。紧盯汽车研发领域及整车企业一、二级供应商,着力引进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70家,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极。加快东北食品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检验检测、冷链物流、展示交易等关键环节,推动食品轻工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恒大文旅城项目建设,推动融创文旅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都市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全要素、全产业的旅游体系,构建文旅产业东西两极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应用,助力三大主导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狠抓项目投资进度,深化“一表三图”项目管理体系,完善领导包保、项目管家等工作机制,落实“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0个以上,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超过50%。加快推进中兴休闲轴建设,推动国网大数据中心、华润热电等项目尽快落地,名京广场、文化艺术中心等停缓建工程开工建设,恒大文旅城、申通东北总部等项目加快建设,格力电器、桃李面包东北总部基地等项目达产运营。加强招商活动组织,强化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常态化推进云招商,签约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1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

(二)倾力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亲商重商氛围。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理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倾听群众企业诉求。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聚焦优势企业、困难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制定帮扶计划,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营商下午茶”为基础,搭建多渠道政企对接平台,点对点为企业察实情、解难题。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以长效机制固化整治成果。

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启用新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社保、医保等25个政务服务部门全部进驻,四大审批专区优化为“一窗受理”,驻厅审批事项实现“一次就办好”。全面推开“一网通办”,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开展“只提报一次”改革,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实行证照办理免费“网申邮送”,让群众办事“零负担”。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以满意度衡量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加大扶企惠企力度。落实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以最大力度推进降本减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积极兑现政府承诺,全力解决一批拖欠工程款、净地不净、招商承诺兑现不到位等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杜绝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完善金融惠企政策,开展“百亿送贷”活动,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优先发展乡村产业。制定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特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新格局。扩大传统农事品牌影响力,采取“优质稻种+万亩稻田”合作模式,市场化整合本土大米品牌。做优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推进肉鸡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加工业产值突破60亿元。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九龙山庄、明清册民宿产业项目。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粮食产量超过6亿斤。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健全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实施老虎冲周边村屯生态补偿改造工程,打造白清寨村等12个省级美丽示范村。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巩固厕所革命成果,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0.1公里,实施村内道路硬化17.3公里,新增照明设施960盏。坚决整治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加快乡村治理省级试点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盘活村集体和农户闲置资源,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在沙河街道等区域,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模式,确保农民收益最大化。与省农科院合作,推进产学研对接和成果转化。实施“三块地[17]”改革,制定农村产业带头人激励政策。完成陈相、十里河、八一红菱中心镇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创建7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四)精心打造品质新城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积极引入大型央企、国企,拓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空间,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包装策划城市提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两大中央投资项目。努力打破资金瓶颈,加快改造步伐,实现城乡面貌跨越式升级。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启动雪松路跨线桥、葵松路跨线桥、会展中心东侧道路建设,实施桂花北街、青松西路等7条主次街路整修,改造秋菊街、丽花街等5条背街小巷及28条人行慢道,全力打通城市梗阻路段。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程。实施新兴雅居、晟海阳光等6个小区电力改造工程,推进文西、塔山、桧柏变电站建设,完成佟沟、施官变电站增容。启动重点区域整体更新改造,推进地铁6号线前期建设。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构建扁平化城市管理体系,强力纠正“道路拉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建设城区垃圾转运站,城区街路湿扫率达90%以上。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规范动静态交通秩序,缓解雪松路、迎春北街早晚高峰拥堵。实施迎春湖岸坡、中兴公园改造及凤果路、蕙兰二街等街路亮化工程。争取中央资金,启动“城市大脑[18]”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启动北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佟沟污水处理厂,建成红菱、姚千污水处理厂,增设人工湿地、生态步道,努力打造贯穿全境的生态廊道。新增清洁供暖面积45万平方米,强化扬尘污染管控,秸秆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新增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50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城区绿化3.1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0.5%。

(五)着力推动改革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完善平台公司运营管理体系,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开发运营特色园区,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加快推进招商体制改革,推行招商集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加强与华夏幸福、中庆集团等企业合作,实行政企招商、以商招商,探索推进基金招商模式。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处置5户“僵尸企业”,推进苏新集团物业管理、市政建设混合制改革。

构建对外开放格局。深化对外开放,借力自贸区功能优势和沈阳港建设契机,积极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大力发展区域产业总部、跨境电子商务,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奥钢联、钢宝利等外资企业,引进上下游联动产业项目,不断扩大对德、对欧经贸合作。立足国内大循环,强化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设立1500万元科技企业项目培育专项资金,支持佳德联益智能化工厂、达利食品和中意厨房设备数字化车间建设,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落实各项激励政策,推进中汽动力、群贺新能源争创省级实验室,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有色金属研究所争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推动航宇星、华软科技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六)多举筑牢民生基石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扶持创业带头人100人,新增各类就业30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双拥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建设,完成退役士兵养老保险集中补缴。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完善孤困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加快中心敬老院、沙河敬老院改造,扩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范围,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35%以上。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建设。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推动金桔路等4所学校新建扩建工程,完成12所中小学提升改造,扩增720个幼儿园公办学位。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改造疾控中心实验室,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推进文图两馆建设,加快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巩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提升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健全基层残联组织机构,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发挥评理说事点作用。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化解重点信访案件,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完善审计监督制度,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标准。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坚决整治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加强实地检查、现场督办,构建有穿透力、重执行力的工作闭环,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昂扬斗争精神,锚定争先进位,共同谱写建设高品质新城区华彩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1.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一表三图:“一表”即项目计划表,包括建设周期年度计划分解表、本年度计划分解表和本月计划完成表,主要对项目投资额及建设进度进行分解。建设周期年度计划分解表,按照项目建设周期进行年度计划分解;本年度计划分解表,按照12个月进行计划分解;本月计划完成表,填写本月计划下达情况和实际完成情况。“三图”即项目位置图、效果图和进展图。位置图即项目所处位置的四至范围;效果图即项目总体鸟瞰效果图;进展图包括上个月实景图、本月实景图,采取多角度拍摄,突出对比和变化。

4.“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

5.瞪羚企业:是指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认定范围主要是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涵盖新兴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高端软件、互联网)、生物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节能环保、消费升级等领域。

6.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7.四大专区:即四大审批专区,包括不动产交易服务区、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区、新开办企业专区和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区。

8.“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9.四乱:是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占”主要包括围垦湖泊,未依法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围垦河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等问题;“乱采”主要包括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不按许可要求采砂,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未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等问题;“乱堆”主要包括河湖管理范围内乱扔乱堆垃圾,倾倒、填埋、贮存、堆放固体废物,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等问题;“乱建”主要包括水域岸线长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滥占滥用,未经许可和不按许可要求建设涉河项目,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问题。

10.“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排放污染超标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

11.“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的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操作异常复杂的管理工作。

12.DRGs:为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缩写,是以诊断为基础,综合考虑手术操作、并发症、伴随症、年龄、性别、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影响,对病例进行分类和组合,医疗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13.互联网+明厨亮灶:以建立开放式厨房、使用透明玻璃隔断、通过视频传输等方式,将餐饮提供行为透明化、可视化,让大家对食品加工过程一目了然,吃得明白、安全、放心。

14.两个体系:是指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既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行权流程,将监督嵌入行权流程,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权力被腐蚀。

15.一枢纽、四中心:即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16.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17.三块地:是指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农村“三块地”改革指的是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18.城市大脑:城市大脑就是基于城市生命体理念,以系统科学为指引,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包括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汇聚起来,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通过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帮助管理城市。